二 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生活

潘龢画室传弟子 元培门下出英才

李研山,本名耀辰,字居端,号研山,又号砚山。在他的书画上,所用的书斋画室名号计有:苏井亭、凤研楼、伫晴阁、石谿壶馆、双銕笛楼、九龙山居、上元山居、尘定轩、皇蝉室、居广堂、瑶草草堂等。

研山父载枰公亦善丹青。此图为他六十岁时所作的一帧自写象。

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月初七日, 即公元1898年11月20日,李研山出生于他的故乡——广东省新会县荷塘乡篁湾村。兄弟姊妹共十人,他排行第二,所以相熟的书画朋友在致送他的书画上有称之为研山二兄的款语。祖父士龙公,薄有功名;父亲载枰公,也是读书人,又颇爱书画。李家算得上是一个书香世代之家。他的童年是在故乡度过的,接受的是旧式私塾、启蒙式和基础的古典文学诗书教育。童年时已表露出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天才。据说他七岁便能吟哦,而且写得一手好字,继而对绘画也发生了兴趣,开始提起笔来描绘故乡的井亭树木,很早便在文学艺术上踏出了第一步。

此四图均为李研山少年时所作的速写。所描绘的是故乡中一座名为「咏蕖馆」的园林内景物。他童年时常在此园中读书游憩。
此二图为李研山十七岁时为其父母所作的画象。

到了少年时代,他离开了故乡到省城——广州——去接受中等教育,就读于当时著名的广府中学。广府中学设有美术课,而当时的美术老师正是名画家潘龢,即抱残居士潘至中。李研山在绘画功课上成绩优异,在课馀时还正式到潘至中的画室,成为其入室弟子,以便接受正式的更有系统的基础绘画训练。

据潘至中的哲嗣潘业等人忆述:「那个时候对李研山的绘画训练主要是临摹前人佳作和写生。他是一个最用功的学生,记得他曾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细心临摹关同的一幅巨卷。不要忘记,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少年而已。」关于他这一段的绘画学习生活,同辈的画家顾澹明曾在一篇文章中忆述:「研山初师事岭南老画家潘至中君。至中授徒愈数百人,而有研山之天才者,及称为毕生仅见,故至中赏许为必有出蓝之成就。」

后来,潘至中(1873-1929)成为民国初年广州的中国美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领导者。李研山正式拜潘至中为师,除了当时得到绘画的基础训练之外,日后还由潘师将他引导进入广州画家的圈子。这对于李研山终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

广府中学毕业后,他北上北京,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。其时正逢五四运动,他曾经向人忆述学生运动时游行及自己参与其中的情况。

关于他北大时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,他的同学,诗人刘太希,曾经在报上写道:「予负笈北都,与研山赁庑景山下。研山虽习法政,然嗜画根于其天。零缣片纸,见即信手涂抹山水花卉,绝不经意,自然成章。时校中常有游艺晚会,辄推研山作巨幅布景。研山时年未冠耳。」从这篇第一手的报导资料来看,说明了他虽然学的不是艺术,但是并未有间断和放弃绘画的学习。其次,他画的并非完全是中国画,因为中国画是不适宜作为演剧布景用的。

在好些介绍李研山书画的文章中都有提及,他在北京求学这段期间,拜访和结识了很多书画家和收藏家,由此「遍览历代名家真迹」,并在心领神会之下化之为其艺术涵养的重要部份。

根据一个老画家忆述,李研山当时感兴趣的不独是中国画,甚至把更多时间放在西洋画的学习和研究上,在素描、水彩画和油画上也下过不少功夫,尤其是在素描上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曾经有一段时期,他对西欧的后印象主义 (Post-Impressionism) 的大师梵高 (Vincent Van Gogh) 和塞尚 (Paul Cezanne) 的画很感兴趣,作过许多这一类的西洋画。

篆刻书法家冯康侯先生当时和李研山同在北京,对此说法补充谓:「其时研山和我都一起追随徐悲鸿研习西洋画,中国画反而画得很少。徐悲鸿那时很年青,和我们差不了太多,但总算是我们的导师了。」当时,正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美育代宗教的时候,西欧美术大量地被介绍到中国来,作为北大学生而爱好美术的李研山,岂有不受到积极影响之理!

年长的一些朋友,很多人都看过李研山的人象素描。据说他后来当法官时,经常都拿起笔来对原告、被告作速写。大家都说,他的素描基础是在北京读书时训练而来的。此外,假如细心地分析一下李研山所创作的某些中国画,似乎偶而可以看到受梵高和塞尚影响的痕迹。在整理逝世后的李研山藏书当中,发现他唯一藏有的外国画家的画集,正是梵高和塞尚的画集以及日本的一些浮世绘。

李研山在北京居留的日子大概只有六、七年,可是从此他常怀念这段日子。这个古老的文化城对他的薰陶、对他以后成为一个画家的确很有影响。当他大学毕业之时,与专业画家之路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,摆在面前的并不是一个当艺术家的前途,因为那时他还只算是一个文学艺术的爱好者而已。

离开了北京南归之后,李研山正式结束了他求学时代的生活。虽然,他读的并不是美术,但是对于李研山和李研山的作品的了解,必须要和这段留京的日子联系起来,因为他是在下述的另一种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中国书画家。

一、他不属于晚清一辈纯然在旧式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中国画家,所以在思想上并没有受到旧时代的局限。对待传统艺术的学习和继承的观点和态度,与纯粹从古书古画钻出来的旧式中国画家,显然有一些原则性的区别。

二、他幼年和少年时受过良好的中国书画、古典文学的基础训练。新文化运动蓬勃地展开时他身在北京,对其思想肯定有不少影响。他受过系统的和完整的近代高等文化教育,在思想认识上,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外,他对整个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基本学问和知识。他之所以终于成为一个专业中国画画家,其中还经历了一段转变的过程。他决心将自己一生贡献给艺术工作之前,是首先确立了一个相当明确的目的和希望达到的理想的。

这是值得注意的两个起点,他以后的好些艺术上的发展都与此有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