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李研山書畫用印」之精、雅以及種類繁多一向頗為畫壇知者所樂道。從藝以來,他不但力求所用印章能與自己的書畫密切地相配合,而且玩賞印章金石是他極大的愛好。他雖然自己沒有動手作篆刻,但是對篆刻藝術是有頗高的認識和深刻的研究的。很多著名的當代金石家,如鄧爾雅、馮康侯、羅叔重、張祥凝、簡琴齋、陳協之、劉玉林、陳巨來等人都是他極為親密的朋友,他的印章也多半刻自這些名家之手。
李研山曾自己親手編了兩本印譜,名為「研山所用書畫印存」,錄有他在書畫中常用的印款一百三十餘式。經過進一步搜集他所用過的印鉨,得出他前後採用過的印章款式約為一百七十餘種。哪一類形式、哪一類內容的作品應當選用哪一類的印章,都有他自己一套可循的規律。所以,很多時候從印章的選用,不難看出他當時的思想狀況和藝術意圖。
他除了在書畫上講究用印外,實際上他還是一位金石收藏家。他的印章形式包羅萬有,舉凡巨鉨、私鉨、朱白小鉨、雜形鉨、仿古代名畫家印、半通印、兩面印、四面印、屐印、子母印、殳篆印、四靈印等等俱全;他的印章材料種類繁多,除了各式印石品種之外,還有古玉、瓷印、象牙、欖核等不常用的刻印材料。由此可見他對印章的講究和興趣以及收藏的豐富。實際上,他的一本多姿多采的印譜,除了是書畫的一個組成部份外,還是一整套的「精」、「雅」、「不經見」的篆刻藝術。
本來,在分類和編排上,以治印的日期為順序最理想,因為這樣便於從印章的積累過程看到其書畫生活的發展。然而,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,除了部份印章之邊款附有日期外,頗多印章之治印日期甚難確斷。因此,只好以印文內容和性質進行分類。這其實也是常用的分類方法,自然也有好處:對於畫家所要求的印章種類和形式,一目瞭然;其次,將好些同一印文的印章並列,更便於進行比較和分析。
在印譜中,對於每個印章的治印者、日期、印石材料、邊款都盡可能作出註釋。李研山逝世前後,小部份印章為人竊去,流散於市面,在此一併說明。